课后培优练级练第9课辛亥革命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100年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这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建立君主立宪制C.建立共和制D.推翻了封建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可知,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建立共和制,C项正确;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是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不是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中写道:“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日记所述史实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答案】C【解析】依据1911年10月12日和材料中“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B项;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3.“(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A.提出了三民主义B.建立了北洋政府C.结束了君主专制D.领导了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可知,这是说,辛亥革命不再是家天下,而是天下为公了,因为它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C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不是说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政府,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排除BD二项。故选C项。4.《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3年以后,5年以后甚至16年以后,中华民族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摔倒以后迅速爬起来,寻觅新的道路,作出新的努力。”材料中“16年以后”的民族觉醒所拾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95年,16年以后就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C项正确;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排除B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项。故选C项。5.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材料说明()A.民主共和制度建立B.洪宪帝制受到抵制C.清朝统治大势已去D.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可得出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清朝统治大势已去,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排除A项;袁世凯复辟帝制,洪宪帝制受到抵制,排除B项;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6.“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上述内容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项正确;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