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不确定性决策的杂合粗糙集方法及其应用菅利荣著北京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粗糙集理论、方法与应用,并针对实际应用领域中知识表示系统可能包含的多种不确定性情况,较系统地介绍了粗糙集理论与其他相关软技术理论的杂合方法与应用。书中融入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许多最新成果。全书内容分为八章,包括绪论,粗糙集理论,粗糙集与概率论的杂合,粗糙集与优势关系的杂合,粗糙集与模糊集的杂合,粗糙集与灰色系统的杂合,变精度粗糙集、模糊集与神经网络的杂合,以及杂合粗糙集方法的应用分析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参考书,还可作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广大研究人员与实际工作者的参考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面向不确定性决策的杂合粗糙集方法及其应用/菅利荣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ISBN978唱7唱03唱021132唱3Ⅰ.面…Ⅱ.菅…Ⅲ.粗糙集唱研究Ⅳ.O1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22864号责任编辑:余丁/责任校对:陈玉凤责任印制:刘士平/封面设计:耕者中国科学院印刷厂印刷科学出版社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倡2008年3月第一版开本:B5(720×1000)2008年3月第一次印刷印张:121/4印数:1—3000字数:231000定价:38畅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枙环伟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64030229序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大趋势,导致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学科群的出现。系统科学揭示了事物之间更为深刻、更具本质性的内在联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整体化进程,许多科学领域中长期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随着系统科学新学科的出现迎刃而解;人们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演化规律的认识也由于系统科学新学科的出现而逐步深化。20世纪40年代末期诞生的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分形理论以及70年代中后期相继出现的超循环理论、动力系统理论、泛系理论等都是具有横向性、交叉性的系统科学新学科。在系统研究中,由于内外扰动的存在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所得到的信息往往带有某种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系统不确定性的认识逐步深化,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20世纪,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各种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涌现形成一大景观。如由美国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理逻辑学家Pitts于40年代首先提出的神经网络,Zadeh教授于60年代创立的模糊集理论,邓聚龙教授于80年代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Pawlak教授于80年代创立的粗糙集理论(roughsetstheory)等,都是不确定性系统研究的新兴学科。这些新学科皆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述了描述和处理各类不确定性信息的理论和方法,既各具特色,又彼此互补,为人们研究不确定性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工具。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经济、管理及工程设计等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一般来说,在不确定性决策中,面对某一特定的应用问题,研究方法和工具的选择是一大难题。将多种技术巧妙杂合,优势互补,建立一种杂合方法是化解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杂合系统的应用效果通常优于单一方法,多种方法的杂合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一个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发展方向。菅利荣教授撰写的枟面向不确定性决策的杂合粗糙集方法及其应用枠,在粗糙集理论与灰色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概率统计、模糊集理论等杂合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建立了多种功能强大的杂合软决策方法。其中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分层知识粒度构造方法、基于优势关系偏好多属性概率决策分析的扩展VPRS模型、变精度粗糙模糊集模型和模糊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灰色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和基于杂合VPRS与神经网络的知识发现及预测方法等属于创新性成果。这些方法拓宽了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