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回顾实践和反思,是为了改进我17岁进工厂,在那里待了6年,23岁上大学,时值1978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整整待了37年,直到60岁退休。退休以后,我创办包子堂互联网教育平台,从事企业及管理的教育工作。过去是跟着校方从事教育工作,领导要求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现在独立创办教育平台,就需要思考,需要对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反思,这就是本书的由来。首先,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我们不仅要关注课程,更要关注学习课程的人,关注学员的成长。古人曰:天地君亲师。每个人一生中有三个引路人:第一个引路人是父母;第二个引路人是老师;第三个引路人是上司或老板。经过三个引路人的指引,一个人便可以成才了。要想出道,就要见天见地见人,道法自然,走向实践。老师是引路人,从事的是教育,而不是交易;从事的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买卖课程。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是全方位的,老师必须把自己的功力或心法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还要强化学生的心智模式,帮助他们开启生命的旅程,使生命更灿烂。老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必须结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大学(universitas)源自拉丁语,是指“师生之间的社区”或“师生共同体”。其次,要回归管理学教育的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可以使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更加简练、更加犀利。企业管理注重的是实践,光学不练不行。要如王阳明的学习方法“心上学,事上练,达于道,合于一”,否则很难通达、悟道、知行合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只学理论,不从事实践,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只从事实践,不学理论,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我从师十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导师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教学和实践三结合的道路。理论是一套概念体系,用于刻画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概念反映的是某个“人、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映的是各个“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一套概念体系或理论刻画的是一个特定世界的内在联系,对我而言,就是企业及管理世界。马克斯·韦伯说,现代学者头脑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世界及内在联系,得益于马克思给出的一套概念体系。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一个诚实的学者。过去我们强调,君子独善其身,在管理学教育上这可能行不通。企业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共同体,管理学教育必须对它们的整体施加影响。构建学习型社区,在共同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对目标做贡献的意愿,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环节和方法。任何学习都应该有最终的落脚点和目的性,这叫学以致用。否则,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本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是概念来、概念去,而是向读者展示“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本书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我本人的亲身经历,有切身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理论是可以联系实际的,而且企业的实践必须在理论框架下进行。企业的经理人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构建有关企业的事业理论和概念体系。最后,要回归企业管理的本质——与时俱进。有人问赫伯特·西蒙,当理论和实践发生冲突时,孰是孰非?西蒙回答,错的一定是理论。他还说,在理论上说得通的事情,在实践中未必行得通。管理是有关人与事的事情,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也叫有限的理性。反过来说,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夹杂着情感。用西蒙的话说,人有人的计划,牛有牛的计划,牛顽固地执行自己的计划,使人的计划破产。尤其人是会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人的变化又构成了时代的变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至少有四件事情会使整个管理世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是供求关系的逆转;二是做事情的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三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四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过去,企业是通过机器代替人力,来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即以机器代替人力,来提高创造价值的效能。与此相联系,管理采用的是经济学的原理,在技术/经济层面上,构建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把人的劳动简单化、规范化或傻瓜化,以合乎机器系统的要求,充分发挥机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