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初步发展代表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原因(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概况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受挫——内忧外患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素(1)帝国主义(2)封建主义三座大山(3)官僚资本主义著名企业家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特点(1)总体发展水平落后(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3)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4)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该厂于1895年筹建,起初领官机2万余锭,建厂于江苏南通唐家闸,官商合办,称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后陆续在崇明北沙(今属启东)、海门、南通增设分厂,分属大生第二、第三纺织公司。1934年共有纱锭17万余枚,布机1200余台。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公私合营。1966年实行国营。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易错误区【错误观点】张謇等人依靠“实业救国”使中国富强起来。【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业救国”在近代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民族经济的作用,但是“实业救国”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来“救国”的。政治救国应先于经济救国,首先要打倒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清除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障碍,“实业救国”才能在中国行得通。☆张謇创办实业的原因。(1)列强争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权。(2)“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打压民族资本主义的方式。(1)封建主义:高额征税、敲诈勒索等。(2)外国资本: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以及在中国获取的特权,采用跌价竞争等方式。(3)官僚资本:通过经济统制、资金入股的方式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社会生活的变化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表现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影响(1)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新式交通风俗习惯(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2.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趋向崇洋逐新表现(1)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2)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3)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4)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3.特征表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剪辫子一时成了革旧从新的标志。图为军警给农民剪掉象征清王朝统治的辫子。☆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1)积极: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消极: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3)总评: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辛亥革命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