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英]布鲁斯·胡德著傅小兰赵科李开云胡颖刘烨彭玉佳译中信出版集团目录译者序人生所求不应在所有导读为何我们不容易因所拥有的而满足?引言第1章我们真的拥有什么吗谁捡到就归谁何为财产你是我的父母的财产政治所有权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想法吗只是一个概念第2章非人类可以占有,但只有人类能够拥有生存竞争制造的思想相对价值你会袖手旁观吗公地悲剧第3章所有权的起源谁该拥有那幅班克斯作品胡萝卜加大棒那是你的吗什么可以被拥有谁能拥有什么泰迪熊和毯子超越简单的占有第4章只是关于公平美国人更愿意生活在瑞典独裁者博弈礼尚往来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赏罚分明让我们齐心协力再见,经济人第5章所有物、财富与幸福攀登成功的阶梯消费扩张的结果炫耀性消费为悦己者容财富为何无法带来快乐选择正确的池塘金光闪闪的文化柠檬精和高罂粟国家的财富第6章我即我之所有延伸的自我商品拜物主义“怪异的”人们自私的我损失的心理预期输不起的人第7章放手一鸟在手追求的快感无法放手心之所在即为家动摇的地基所有权让我们更快乐吗尾声冲向终点致谢献给我的律师兄弟罗斯,尽管他的职业专注于所有权,但他仍是我认识的最慷慨的人之一。译者序人生所求不应在所有一本书有益且有趣,便可谓好书。《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正是这样一本好书!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阐释了所有权心理如何塑造并控制我们人类的行为,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拥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心智中最强大的概念之一。“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人们为何总想要更多,总想不停地占有呢?为什么同样是获得一只手表的所有权,但名牌手表(如劳力士)却比普通手表更令人快乐呢?所有权从何而来?为何它如此抽象却连孩子也能理解并且运用自如呢?很显然,许多人一味地追求所有权,却并没有真正地去思考过这些问题。《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总想要更多?》作者是屡获殊荣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他在书中为我们清晰地阐述了所有权这个概念,人们如何习得“所有权”,为什么需要拥有所有权,以及人类为什么在这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旦你明白了所有权观念源自童年时代,那你将会知道应该如何理解他人以及如何教育孩子;一旦你知晓拥有某件东西并不仅仅是完成交易那么简单,那你就能发现自己的弱点是如何被他人操控的;一旦你理解所有权是自我的延伸,那你或许可以提升涉及自身利益时的谈判能力。人类天生具有竞争性,我们进行自我-他人比较的一个明显的方式是基于我们拥有的东西。想要拥有更多的欲望正是由我们和竞争对手之间在所有权上的相对差异所驱使。所有权这个概念是从人和动物最原始的“占有”发展而来。我们对所有权的态度主要与个人身份和社会公认的隐性规则有关,始于婴幼儿直至成年。所有权造成了不平等,并通过特权继承的优势,使社会中的不公平被固化。然而,道德的存在又可以让拥有较多资源的人与拥有较少资源的人进行分享,人的天性和道德原则也会促使人出现利他行为,社会因此而显得比较公平。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大都热衷于积累和炫耀财富,以获得身份认可和社会认同,但拥有财富和获得幸福之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针对贫富差距、消费主义、金融危机、奢侈品消费、财富分配、炫富等当下热门社会话题,作者深刻剖析了其映射的炫耀性消费、恶意嫉妒、刻板印象等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塑造了自我。所有物是自我的延伸,甚至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所有物来外化自我,通过所有物传达出我们是谁的信号。因此,人们对财富和物品表现出情感依恋、拜物主义甚至恋物癖,不情愿分享自己的所有物,也更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常说,能读一本好书是读者的幸运。我想说的是,能译一本好书更是译者的幸运。能与《被支配的占有欲:为何我们想要更多?》这本好书结缘,我要感谢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团队。2022年1月编辑联系我,问我是否有意愿翻译这本书。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很感兴趣,便欣然同意,并邀请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的5位年轻的心理学博士加盟,他们...